<acronym id="2ss6q"></acronym>
<acronym id="2ss6q"><center id="2ss6q"></center></acronym>
<acronym id="2ss6q"><center id="2ss6q"></center></acronym>
中華液晶網
行業人才求職招聘首選服務號
液晶網人才招聘
最新資訊、產業深度分析預測
中華液晶網

收尾!紫光集團股權交割完畢,李濱上任董事長,工業富聯斥資98億參與

   2022-07-12 證券時報3720
核心提示:歷時1年余,紫光集團重組步入收尾階段。
歷時1年余,紫光集團重組步入收尾階段。

7月11日,紫光集團及下屬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重整計劃》的約定,紫光集團完成了公司股權及新任董事、監事、總經理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兩家原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臺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廣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團的100%股權。
戰投方向記者表示,紫光集團股權順利完成交割,標志著司法重整執行階段的工作全面進入收官環節,紫光集團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各地國資積極參與紫光集團重整出資,其中,廣東國資尤為積極,重慶國資再續前緣;另外,另外,“跨界追芯”的工業富聯更是斥資98億元參與出資認繳。

重組步入收官 債權人資金13日將到賬

回顧來看,2020年11月,紫光集團爆發嚴重債務危機;2021年7月16日,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紫光集團重組案,隨后裁定對紫光集團以及七家子公司進行實施合并重整;經過激烈角逐,去年10月18日確定了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智路建廣聯合體”中選紫光集團重整戰略投資人,隨后公布了600億元重組方案,并以紫光集團下屬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億元的流通股票按市價抵債,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債延期清償,實現95%-100%的清償率。
據記者從戰投方獲悉,紫光集團債權清償工作高效推進,1月28日,在前期已確定595家120萬元以下一次性全額受償的小額債權人之外,對其余460余家普通債權人償債方案的選擇給予確認;3月31日,戰略投資人擬投入重整用于清償債務的600億元現金到位;4月8日,向留債債權人發送《留債清償方案確認書》;4月15日,根據重整計劃規定,按時向前述留債債權人足額支付了第一期留債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債股票向債權人的分配工作。
最新的股權交割順利完成,標志著重整計劃規定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全部按時完成,是執行階段至關重要的一環。

7月11日紫光集團管理人與智路建廣聯合體舉行了交接會,將紫光集團的章證照及經營管理事務進行全面移交。戰投前期已將資金足額打入管理人清償賬戶,紫光集團也向全體債權人發出郵件通知,告知債權人7月12日將一次性足額支付剩余的現金清償款項,相應資金會于7月13日前陸續到達債權人賬戶。

按照司法重整執行的相關規定,后續,管理人還將盡快完成未受領償債資源的提存,對暫緩確認債權、未申報債權的后續審查、清償工作作出妥善安排,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終結重整程序的申請報告。該報告經法院裁定批準后,紫光集團重整執行工作將如期圓滿完成。

大股東變更地方國資積極參與

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紫光集團大股東清華控股從清華大學“畢業”:清華大學將所持清華控股全部股權無償劃轉至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 月28 日,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隨著紫光集團重組交割步入收尾,紫光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7月11日也同步發布了實控人和股權變更提醒。據披露,智廣芯變更為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上市實際控制人由教育部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同時,因重整計劃的執行,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即原清華控股)原間接持有紫光股份30%的持股比例,變更為2.03%;持有紫光國微、學大教育各26%的股份均全部退出。
從持股結構來看,智廣芯是包括國有資本在內的市場化、多元化持股平臺,其中,國有出資人涵蓋廣東國資、湖北國資、河北國資等多家主體。其中,定位發展集成電路第三季度的廣東尤為積極。
第二大股東晟粵(廣州)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微弱差距持股占比20.04%,認繳注資110億元。穿透后顯示,廣州國資通過廣州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廣州國資產業發展并購基金等直接間接認繳出資約35億元;另外,第五大股東珠海智廣華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認繳出資50億元,穿透后,華發集團、格力集團等也參與認繳出資。
“故人”也再度現身。早在2018年8月,清華控股就有意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但一路以來紫光集團引戰一波三折。2020年6月,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雙方擬同意紫光集團增資擴股,引入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指定的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約定清華控股、健坤集團、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團三分之一股權,但該事項最終并未落地。
本次參與出資的股東中,重慶兩江建廣廣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出資39億元,其中,重慶紫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占比74.6269%,穿透后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出資認繳30億元。
除了國資股東外,在第二大股東晟粵(廣州)產業投資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中,“跨界追芯”的工業互聯通過興微(廣州)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出資98億元。日前,工業富聯CEO鄭弘孟在“2022中國·南沙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論壇”上表示,工業富聯積極布局國內的半導體產業,尋求第二增長極;已攜手智路資本收購了四間封測廠,成為工業富聯布局廣東硬科技半導體產業鏈的先手棋?!?/section>
另外,第一大股東建廣廣銘(德州)產業投資合伙企業中,深華發A 大股東武漢中恒新科技產業集團旗下中恒半導體,還斥資54.05億元參與認購;另外,北京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中關村發展集團、北京順義國資委等也參與出資。

新任管理層上任 李濱接替趙偉國

據上市公司披露,智廣芯不存在單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占智廣芯資本總額50%的股權,亦不存在多股東共同控制智廣芯的情況。業內人士點評稱,智廣芯平臺分散化股權結構,有望能避免“一言堂”,并為紫光集團吸納更多元的力量和資源。
根據智廣芯公司章程規定,智廣芯董事會成員為七名,其中,由智路資本單獨擔任普通合伙人及執行事務合伙人的股東廣州晟粵、蕪湖智美安、蕪湖芯厚及智廣昌共同委派三名董事;建廣廣銘委派兩名董事;珠海智廣華委派一名董事;河北聯合電子委派一名董事。
本次人事任命顯示,智廣芯委派李濱、夏小禹、陳杰、胡冬輝、馬寧輝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委派邵建軍、談正興為公司股東監事。其中,選舉李濱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同時兼任公司總經理,邵建軍為監事會主席。公司原董事長趙偉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資料顯示,李濱畢業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后參與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與運營、銀行業風險管理研究、股權投資等方面的工作,是資本運作的老手,也是紫光集團戰投方智路資本的實際控制人,也掌盤著建廣資本。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以來,智路資本、建廣資產曾主導過多起百億級半導體領域重大投資,占據半數以上10億元規模以上半導體等相關領域重要的并購項目。其中,雙方主導了迄今為止國內最大一筆半導體并購,即斥資約28億美元收購恩智浦旗下安世半導體,最終由聞泰科技接手,整合后安世半導體業績大幅提升。不過,李濱擔任董事長的功率半導體瑞能半導體曾在2020年籌劃科創板上市,但在進入問詢環節后主動撤單;2021年12月,瑞能半導體打算借殼空港股份,隨后迅速終止。
李濱另一項重要履歷是擔任廣大融智集團董事長。去年11月,在廣州舉辦的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暨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上,由中關村融信金融信息化產業聯盟基于其核心投資機構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控股的半導體企業(即“融信聯盟”)聯合廣東省金融投資機構,共同投資的半導體產業集團廣大融智產業集團。根據規劃,廣大融智產業集團首期100億、總投資300億元,重點布局硬科技半導體產業鏈里的封測、晶圓制造和設計等領域,助力廣東省打造集成電路發展第三極。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中華液晶網
宝贝乖~张开腿我轻点
<acronym id="2ss6q"></acronym>
<acronym id="2ss6q"><center id="2ss6q"></center></acronym>
<acronym id="2ss6q"><center id="2ss6q"></center></acronym>